1.做好能源审核
为了更好地推动节能减排,目前国家正在制定的“十二五”规划将把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进行分解,单位GDP的能耗、碳排放强度、可再生能源比重以及森林碳汇都可能纳入“十二五”规划当中,而且有些将作为约束性指标来实施。
“这一规划的提出较好。我国一定要加强建筑评价标准和评价过程的改进,增加关键性的能耗控制指标,真正推动低碳绿色建筑的发展。”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绿色建筑工程设计所所长栗德祥说,而政府的政策导向也不能一刀切,很少有一种技术策略适合全国所有的气候区,因此,技术补贴政策要做适宜性分析,政策要对位也要适时调整。
另外,同济大学绿色建筑及新能源研究中心教授谭洪卫认为,在“十二五”期间,我国要从关注单体建筑的节能问题上转移到关注区域能源规划甚至一个城市的能源规划上来。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发展仍在提速,如果在这个进程中没有合理、有效地使用能源,规划能源,中国城市、建筑的能源照明节电器能率问题仍无法取得根本性解决,节能减排会事倍功半。“因此,我希望在进行城市规划时,一定也要与能源规划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实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建设,推动建筑节能减排。”
“我认为,建筑能耗定额应该在‘十二五’节能规划中推出,能耗定额是制定类似于梯度电价政策的前提,也是抑制能源浪费的有效手段。同时,建筑节能成效的‘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应成为国家要求。”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刘俊跃指出。
2.深化建筑节能
在“十二五”期间,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都将在现有基础上降低。“新建建筑一方面将执行更高的节能设计标准,另一方面会推动新建建筑向低碳、绿色、生态去发展。”2011年1月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巡视员武涌在北京交通大学发表“建筑节能――十二五时期发展思路”的演讲时表示,目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研究政府投资的项目能够率先从节能建筑发展到绿色建筑。
在既有建筑方面,目前,中国既有建筑约有400亿平方米,且75%到80%属高耗能建筑,使它们成为节能型建筑也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十二五”期间推动的重点。在这方面,“十一五”期间,国务院曾确定1.5亿平方米的改造任务,多方推动下,目前改造任务已经达到了1.67亿平方米,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任务。“为此,‘十二五’期间,将会加大改造的力度,扩大改造的规模,也会把改造的范围从居住建筑推广到公共建筑领域,并在体制机制上创新。”
同时,政府也将针对中国政府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建立节能监管体系,包括对政府办公项目和公共建筑进行能耗统计、人员审计、能效公式、能效定额以及实施超定额加价。“给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建筑制订能耗定额是一项挑战性比较强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给予贷款贴息鼓励进行改造,对于超定额的我们实行加价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