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环境污染防治成绩显著
"十一五"时期山西采取各项有效措施,狠抓了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工作。
1)通过技术改造和推广清洁生产,淘汰了一批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工艺设备;
2)对大气质量严重超标的地区,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新上建设项目不允许突破总量控制指标,全省大中型项目"三同时"执行率达到100%;
3)加大了对造纸、化工、制药等重点行业的监察频次和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提高治理能力建设,对长期难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实行限产或采取关停措施;
4)严格行业准入,严格新(扩)建项目的审批,新(扩)建燃煤电厂、同步建设使用脱硫设施;
5)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
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取得阶段性进展。"十一五"时期,全省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污染集中整治行动,关停取缔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所有排污企业。省政府将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列入全省环保工作重点,每年增加污染治理专项资金,编制了《汾河流域生态恢复环境污染防治方案》,2008年对汾河流域1437家工业企业进行排查,实施分类处置。其中对320家企业实施深度处理和中水回用,71家企业予以关停淘汰,20家企业实施搬迁。污染治理已取得成效,2010年监测的101个断面中,全省地表水断面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下降26.80%,重度污染断面比例比2005年减少11.60个百分点;水质优良断面比例比2005年增加22.10个百分点;汾河上游水质20年首次达到Ⅰ类水质标准,全省地下饮用水全部达标。国家海河和黄河中上游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考核的9个跨界断面水质全部达到考核标准。
2.环保投入进一步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得到加强
"十一五"时期,山西不断加大了污染治理减排投入,各级财政用于环保治理资金累计达46.90亿元,其中省本级投入14.90亿元,是"十五"时期省本级(4.28亿元)投入的3.50倍,带动全社会环保投入累计752.40亿元,是"十五"时期全社会环保投入的3.25倍。照明节电器环保投入的增加为全省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资金保障。
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显著成绩,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城市功能明显增强。2009年,城市用水普及率达到95.40%,比2005年提高5.08个百分点,城市人均生活用水量达到122.10升;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87.30%,比2005年提高19.01个百分点;城市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5512.50万平方米,比2005年增长100.7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21平方米,新增城镇污水处理厂118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16.16万吨/日。
另外,城市绿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太原市建成了汾河太原城区段蓄水美化工程,使其成为一项集防汛排污、水利绿化、环境保护及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设施。
3.环境保护事业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
"十一五"以来,全省累计用于环保能力建设的资金达13.9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2.80倍,增配监测仪器设备4949台(套),在全国率先建成覆盖全省119个县(市、区)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初步形成了环境预警和应急监测能力。2010年全省有113个市(县、区)开展了环境空气质量检测,其中83.20%的监测市(县、区)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建立了以对重点流域为中心的水质监测网、海河环境监测网,开展了水环境质量监测许可证制度。从2007年开始,我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招标、统一标准、统一运营、统一监管"的"五个统一"原则,投资6.90亿元,历时三年,在全省756家重点排污企业和省市两级平台建成了即监又控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联网废气监控点1023个、废水监控点586个、视频监控点170个、环保治理设施工况监控点1237个、分级警告和控制设备2071台,初步形成集监测、监视、监控"三位一体"实时监管体系。通过监测网和监控系统获得大量环境数据,为全省环境管理、监督及科学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广大公众及时了解环境质量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料。
"十一五"以来,山西环境保护事业虽然取得积极进展,但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依然较大。在经济总量保持较快增长的同时,节能减排的压力日益增加;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土壤污染、危险废物和化学品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农村环境问题、自然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实现"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加快城乡生态化,着眼于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和健康山西,坚持"绿色、低碳、洁净、健康"的发展理念,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任重道远。